藥師說:認識「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及平時預防方法
在民眾平時對於禽流感的預防上,不要生食禽鳥肉包括蛋類及相關產品也是一樣,都應以全熟烹調再食用。
==========================================================
問:
我看到最近新聞一直在報導有關禽流感的疫情消息,而且好像還有擴大的趨勢,從原本的鴨鵝傳染死亡擴散到連雞隻都開始有疫情發生,這讓我們在吃這些食物都會感到有點害怕,請問禽流感是什麼樣的病呢?會傳染給人嗎?我們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才安全呢?
答:
禽流感的疫情從發現以來有擴大的趨勢,直至這個月18日全台已經發現有194個養殖場確診感染了H5亞型禽流感,另外在彰化地區的土雞場也被證實感染新型H5N2禽流感,也就是除了鴨鵝感染疫情之外,也開始感染到雞隻造成疫情,防檢局也啟動密切的監控以及各項防疫措施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大。究竟「禽流感」是什麼呢?會感染危害人類嗎?我們平時該注意些什麼呢?這次就讓我們稍微來瞭解一下:
「禽流感」(Bird Flu),全名為鳥禽類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顧名思義就是是一種由禽鳥類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疾病。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鳥類會有呼吸道症狀,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的現象,而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感染的群體常常全部發病死亡,致死率可高達80%以上!禽流感病毒為存在於禽鳥類中的A型流感亞型病毒A/H5N1,而傳染人類的流感病毒基本上有H1N1、H1N2和H3N2三種,基本上禽流感病毒與人類流感病毒並不會互相感染,目前僅有數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報告。但要注意的是由於人類A型流感病毒的部分基因可能來自於鳥類,如果病毒不斷變化或與人類流感病毒進行基因交換,就有可能導致人傳人而發生全球性、致命性的流感大爆發,其中又以H5N1造成大流行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這次台灣爆發禽流感疫情特別要注意的原因。
禽流感病毒會透過糞便或呼吸道分泌物隨著病禽移動而污染設備、車輛環境並且傳播到另一群體,群體之中也可透過共同飲水、飛沫或空氣傳播平行感染同一群體造成集體死亡。在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中,發現其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有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腹瀉及結膜炎等等,嚴重的話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在治療上醫師會使用抗流感病毒藥劑如Oseltamivir(Tamiflu 克流感)、Relenza 瑞樂莎,這類藥物對於A、B型流感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在發病後48小時內服用對於縮短病程、減輕疾病嚴重度及併發症的發生治癒效果最好。
在民眾平時對於禽流感的預防上,建議有以下幾點:(1)平時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一旦有接觸的話,應該趕緊以肥皂清潔雙手及身體接觸部位(2)以全熟烹調及食用禽鳥肉類及其製品,不要生食禽鳥肉包括蛋類及相關產品(3)避免前往生禽宰殺處所及養禽場、活禽市場等等地方(4)平時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如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曾經有接觸禽鳥或前往流行疫區的民眾,一旦發現有發燒、肌肉痛、喉嚨痛、咳嗽等疑似流感症狀的話,請趕緊戴上口罩到有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標章的醫療院所就醫,並且主動跟醫師告知接觸史、旅遊史、發生症狀等等資訊,目前政府有提供抗病毒藥物供病人治療,愈早治療完成療程效果最好,民眾只要注意以上幾點並且提高警覺注意本身身體的狀況,相信就能有效避免禽流感對我們的威脅。
(筆者現為醫學中心藥劑部急診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