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藥師說藥: 衛生署研擬將來超商也可販售藥品?──淺談利與弊

 

 

 

衛生署研擬將來超商也可販售藥品,對於開放的藥品項目必需經過謹慎的研議之後才可進行,否則將可能對民眾的用藥安全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

---------------------------------------------------------------

 

這星期連續兩天看到新聞報紙斗大標題寫著「超商什麼都賣衛署研擬連藥都能賣」「超商賣藥? 民間團體擔憂用藥風險」「超商未來開放賣藥 藥師公會抗議」、、等等相關新聞,相信許多人會對於用藥安全沒有專業醫師藥師把關而憂心,相對也會有許多人覺得這樣很方便,以後只要身體不舒服頭痛肚子痛的話去隔壁的便利商店買藥吃就好了!究竟這項政策是便民還是罔顧用藥安全呢?這次將做一簡單的利弊討論:

 

便利商店什麼都賣,如果政府再研議可以加入藥品的販售,這樣民眾就更方便了!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這其中有值得商討的必要:筆者的文章常常寫「藥即是毒」,藥品畢竟不同於食品,如果沒有經過專業人員的把關與說明而逕自隨意服用的話,是有可能反而造成身體危害的!有民眾可能覺得說國外不也都可以在商店買到嗎?那是因為國外將一些使用歷史較久、藥性較安全的處方藥列為可販售項目,並且已經有成熟的銷售制度,而國內可以嗎?其實關鍵在於能賣什麼不能賣什麼?目前國內在藥品的分級上分為處方藥、指示用藥與成藥,其中成藥又分甲類及乙類,目前一般商店可以買到的是安全性較高的乙類成藥如綠油精、白花油、萬金油、、等等,現在衛生署研擬再開放的是某些指示用藥或甲類成藥給一般通路販賣,而原本在藥局由藥師調劑販售的藥物是屬於必需把關由專業人員指示服用的藥物,現在如果不需把關就可輕易取得,對於民眾顧然方便,但不清楚用法的後果卻是令人堪慮的、、

 

所謂指示用藥是什麼呢?我們其實可以在藥品的包裝盒上看到「醫師藥師指示藥品」──指的就是需經藥師建議與提醒後再依指示服用的藥物,如果開放超商可輕易購買後,一則無人提醒用法與注意事項,二則如果服用後發生過量或副作用等現象要找誰諮詢與幫忙呢?還有一旦民眾習慣有小病痛就到附近超商買藥自己當醫師來使用後,是否會延緩真正疾病的及早發現治療的時間?以上這些都是政府在開放超商販賣指示藥品所應該去深思熟慮的問題。「看病找醫師,用藥找藥師」是政府一直在宣傳的口號,事實上藥局的比例在台灣隨處可見,在購買藥品上應該很方便,再加上有經過國家考試的專業藥師做建議與指導,相信在民眾的用藥安全上會更有保障。台灣的洗腎率已經是全球第一,原因之一就是民眾用藥過量,而今如果再冒然增加藥物通路販售,民眾過度用藥的情形恐怕會更嚴重,因此在政府在開放一般通路可以販售指示用藥或甲類成藥之前務必要有謹慎思考與良好的制度規劃才行。

 

(筆者現為醫學中心藥劑部急診藥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音樂藥師的健康窩 的頭像
    音樂藥師的健康窩

    白色吉他的醫藥健康部落格~ 任職臨床藥師 急診藥師經驗20年 政府特約健康保健作者 演講 商演邀約 : aguiter0326@gmail.com

    音樂藥師的健康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