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藥師說:由「藥物錯誤」案件談民眾用藥安全

--------------------------------------------------------

刊登於 消防電子報第467

 

許多藥物容易因包裝相似而誤認(照片為常見的安胎藥物),民眾在服藥前最好可以再看一眼藥物是否與藥袋描述的顏色、形狀、特徵以及適應症相符合以確保自身用藥安全。

--------------------------------------------------------------------------------------------

 

本週有一則有關用藥安全的新聞如下:『一名有兩次流產紀錄的孕婦到高雄某醫學中心安胎,未料藥劑部誤把孕婦不宜服用、用來治療前列腺及雄性禿的藥物,放入雌激素安胎藥藥袋中。孕婦驚覺吃錯藥後,心情低落,甚至考慮引產、、、』雖然事後醫院保證胎兒的安全沒有問題,也給予道歉與補償措施,但也令人對於用藥安全上產生疑慮及不信任感、、

 

其實有關於給藥疏失的事件偶爾每隔一陣子就會在新聞上出現類似的報導,還記得以前發生的「北城醫院錯將肌肉鬆弛劑當B型肝炎疫苗打入七名新生兒體內造成一人死亡」、「崇愛診所給錯藥事件造成十多名兒童意識不清送醫」、「台大醫院醫師開立黃體素給病人,藥師卻誤給成腸胃藥」、、等等案例,另外還有一些藥物的劑量或數量給錯的問題也偶爾會發生,病人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還「致病」了!這些看起來驚悚的案例卻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不僅突顯出醫院藥師的負荷過重與安全把關的問題以及更重要的是最好我們都可以「當個聰明的病人」!

 

「當個聰明的病人」是指什麼呢?-就是在我們從藥師手上拿到自己藥物的同時,最好先確認手上的藥物:姓名是不是自己的名字?藥物的種類、品項、數量是否都正確?如果有疑慮就可以當場諮詢藥師給予說明或是更換以保障用藥安全。在吃藥前也最好能再多看一眼所要服用的藥物是否與藥袋描述的顏色、形狀、特徵以及適應症是相符合的,如果不是的話也最好確認後再行服用。在這裡所強調的是這些方式並不是對於藥師或醫師的不信任,而是在台灣醫療體系負荷極大的環境下,每位醫院藥師可能每天都需要調劑數百張的處方箋,即使有多重的覆核與把關機制,仍然無法避免完全的零失誤。所以「當個聰明的病人」可以藉由自己幫自己多一道把關的程序,不僅對於自己所服用的藥物可以更加清楚瞭解,也會更加的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音樂藥師的健康窩 的頭像
    音樂藥師的健康窩

    白色吉他的醫藥健康部落格~ 任職臨床藥師 急診藥師經驗20年 政府特約健康保健作者 演講 商演邀約 : aguiter0326@gmail.com

    音樂藥師的健康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