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氣喘日即將到來,淺談氣喘的防治
轉自 消防電子報第253期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share.photo.xuite.net/aguiter/1b9506f/10108667/457152628_m.jpg&width=379&height=238)
全球醫界共同在每年5月的第1個星期二定為「世界氣喘日」,在這一天來提醒民眾防治氣喘的重要性,這次我們就來稍微認識一下氣喘這個很多人都有的疾病。
「氣喘」的定義為一種支氣管慢性發炎及過度反應的疾病,這種發炎反應就和皮膚表面的傷口發炎一樣,會有腫脹、泛紅和黏液分泌的現象,氣喘病患的氣管,就是長期處於這種發炎的狀態。當敏感又發炎的氣管遇到刺激,身體就會自動分泌更多的黏液來保護傷口,再加上支氣管壁的肌肉收縮,就會導致呼吸道阻塞的更嚴重,造成呼吸困難、胸悶、喘鳴、咳嗽等症狀,就是所謂的氣喘發作。
氣喘通常跟遺傳、個人體質和環境有關。氣喘是一種遺傳疾病,所以如果父母有氣喘時,所生的子女就有很高的機率得到氣喘;如果個人體質是屬於過敏體質者,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一點刺激而產生劇烈的反應,當患者有這種過敏體質時,就很容易產生呼吸道的過敏症狀,發生氣喘;在環境因素上,含環境中溫度或濕度的變化、呼吸道感染、灰塵、食物、塵蹣、貓、狗、花粉、運動、情緒激動、藥物、工業污染廢氣、刺激性氣體、抽菸的煙等非常多的因素都有可能引發氣喘,所以即使是沒有遺傳到氣喘的人,也有可能因為環境的因素引起氣喘,在工業化的現在,空氣污染的結果也使世界各國家氣喘的盛行率都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所以控制氣喘發作的預防方式,就是儘量避開誘發因素,例如避開各種容易產生過敏的環境及過敏原。更積極的做法,我們可以飲食控制,如飲食盡量清淡,避開辛辣或高油脂的食物;也可以以運動鍛鍊,會有很好的氣喘改善效果,如游泳可以增強肺活量,對氣喘改善也很有幫助。
在氣喘的控制上,可以透過用藥與定期監測的方式,讓氣喘維持在不發作的良好狀態。氣喘的治療並不是那麼困難,只要好好與醫師配合,現在有很多治療氣喘的藥物可以有效控制氣喘的發生,可能使用一段時間的抗發炎藥物如吸入性類固醇,在2、3個月之後就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之後就可以慢慢減藥;等症狀穩定了以後,幾個月再定期回診,如果狀況不錯就可以停藥。另外有很多量表,病人可以自己在家使用尖峰呼氣流速計評量每日狀況,在用藥的同時搭配量表做自我監測,就可以幫助醫師更了解病人的狀況,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最後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回診,必 須由 醫師來判斷藥物的使用與是否減藥或停藥,千萬不要自己決定,認為症狀改善後就自行停藥,結果反而有可能讓氣喘反反覆覆發作,對於身體的組織反而有更不良的傷害。